利润被吃掉? 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常忽略的隐性成本
- 2025-07-29 21:26:28
- 509
很多初涉国际贸易的企业主都会有一个疑问:
“明明报价没错,订单也不少,为什么账上利润总是变少?”
我遇到过几家类似的客户,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对外贸过程中的“隐性成本”毫无概念,甚至完全没有把它们算进报价表。等到货物出港、退税到账时,才发现盈利空间几乎被侵蚀殆尽。
第一个常见的隐性成本:滞港费和仓储费
尤其是在上海洋山港或深圳盐田港这样繁忙的口岸,船期变化或单证问题一出现,货柜往往要多停几天。一天几百到上千的仓储费,不提前预留预算,利润会被蚕食得很快。
第二个:汇率波动和国际支付手续费
很多小企业习惯用美元收款,但对汇率几乎没防范意识。去年底人民币短期波动剧烈,我就见过一家出口东南亚的客户,一笔几十万美元的账款结汇时直接损失了几万元。
第三个:目的港的附加费用
除了运输费,还有买家常忽略的目的港文件费、查验费甚至燃油附加费。如果合同条款里没写清楚,这些费用最后往往要由卖家承担。
怎么避免这些坑?
·在报价阶段,就把“最坏情况下”的费用估算进去;
·与代理或货代确认清楚可能发生的各类口岸费用,尤其在船期紧张的季节;
·对大额订单考虑使用远期结汇或套期保值工具,降低汇率风险;
·合同上对运费、附加费、保险和目的港收费做出明确约定,避免事后扯皮。
这些细节,很多经验丰富的外贸老手都已经习惯提前处理,但对小企业来说,只有经历过一次被成本“吃掉”的痛,才会明白提前规划的重要性。
- 上一篇:景区回应女孩遭男子水枪攻击致失明
- 下一篇:刘亦菲陈晓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