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续航700公里以上, 真的有必要吗, 听听老司机怎么说

  • 2025-07-05 12:14:27
  • 915

“续航750公里”的纯电车,真能让你告别“电量焦虑”,一路狂飙到诗和远方?怕不是一脚油门下去,焦虑值直接拉满吧!

这事儿还得从我那倒霉催的同事老王说起。想当初,他提了辆号称能跑750公里的纯电车,那叫一个神气,逢人就吹“以后北京到南京随便跑,根本不用担心充电”。结果呢?上个月在车友群里哭诉,冬天开暖风续航直接“腰斩”,高速上更是“龟速”行驶,生怕半路趴窝。

说白了,这“续航焦虑”的背后,全是车企的“数字游戏”。

就拿老王来说,北京冬天那嘎嘣脆的天气,开暖风是刚需。可这暖风一开,续航里程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蹭蹭往下掉。原本显示能跑750公里,结果实际能跑300公里就不错了。你品,你细品,这落差是不是有点大?更夸张的是,零下5摄氏度的天气里,开暖风空调后,车辆的百公里电耗从平时的18kWh直接飙升到25kWh。老王现在是能不开暖风就不开,实在冻得受不了,就裹着羽绒服开车,你说这是图啥?

高速上更别提了,老王那车一上高速,电耗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原本以为750公里的续航能让他肆意驰骋,结果一脚油门下去,电量“哗哗”地掉。有一次,他跑高速,时速120公里/小时,百公里电耗直接干到30kWh。算下来,实际续航里程也就250公里左右。这还没算上堵车、超车啥的,稍微一耽搁,就得提心吊胆地找充电桩。

更离谱的是,为了追求高续航,有些车企还玩起了“轻量化”那一套。结果就是,车身是轻了,但安全性也跟着降了。老王有个朋友,也买了辆号称“续航730公里”的轻量化车型。有一次在高速上,遇到侧风,车身晃得厉害,差点就翻车了。事后他心有余悸地说:“当时感觉车都要飞起来了,太吓人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为了续航牺牲安全,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续航焦虑,可不仅仅体现在行驶过程中,充电也是个大问题。老王说,现在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那叫一个“一位难求”。尤其是在节假日,排队充电的时间比开车的时间还长。有一次,他在京港澳高速河北段的服务区充电,前面排了十几辆车,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才轮到他。好不容易充上电,充电速度还慢得要死,原本预计半小时就能充满的电,结果充了两个小时才达到80%。这效率,简直让人崩溃。

老王第一次开着他的高续航纯电车跑长途,那经历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原本计划从北京自驾去山东泰安,结果因为车流量大,频繁加速减速,导致续航里程骤降。跑到河北德州附近,剩余续航里程只剩下150公里,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100公里。当时老王那个心情,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为了省电,他关了空调,打开窗户,硬生生把自己冻成了“冰棍”。最终,原本预计5小时的行程,硬是拖到了8小时。

更扎心的是,这电池衰减也是个大问题。老王加的那些个车友群里,好多人都抱怨电池衰减严重,尤其是那些高续航车型,衰减得更快。有个北京车友,他的“续航720公里”车型,才用了两年,续航里程就衰减了近200公里。现在,他的车充满电也只能跑540公里左右。你说这车,买来是享受,还是添堵?

这“700公里续航”的纯电车,真的值得你掏腰包吗?你得好好想想,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给忽悠了。

一句话:续航再高,不如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