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氢科技刚直: 2025年是氢能行业转折点

  • 2025-07-04 07:21:03
  • 722

设计 / 柴文静

编者按:

2025年6月14日,广州,在主题为“决断”的第十七届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国氢科技创新总监、佛山绿动总经理刚直带来《国家电投氢能装备创新实践和交通应用》。

对于氢能行业的发展,他给出如下判断:2025年是氢能行业的一个转折点,由原来的产业起步阶段开始转换到商业化培育阶段;2026-2027年是产业化规模放量的阶段;2028-2030年,在乘用车领域,氢能车在跟锂电车差异化的场景里会有一定规模化的应用。

目前,国氢科技已经确定了以4.5吨冷藏车作为氢能交通转向商业化试点的突破口。相关正向开发的车辆已经完成,今年下半年会投放市场,价格接近于电车。

以下是演讲内容实录。

各位同仁下午好!很高兴来参加今天蓝皮书论坛活动,作为能源企业,借今天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氢能这个新的产业方向和一些思考跟看法以及我们自己做的一些工作。

氢能是一个国家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从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整个氢能在后续通过几个重要文件,包括规划的提出,正式上升国家战略层面。2025年,氢能正式纳入了《能源法》,明确了氢能的属性从原来的化工改成能源。

氢原来是作为原料,在我们国家每年也有3000多万吨的应用,但是,它扮演着能源革命重要的角色。这样,原来的原料转变成“原料+燃料”,实际上是化工属性加能源属性。这是整个氢能在我们后续社会应用中间关键的两个定位。

在整个氢能的产业规划中间,2025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整体来说建立了整个产业的基础体系,达成5万辆车辆的推广,制氢量达到10万到20万吨的年产能。

经过这些年的示范和培育,整体来判断的话,现在氢能产业已经由原来的产业起步阶段开始转换到商业化培育阶段,现在正是一个转折点,2025年行业跟这个论坛主题“决断”也是相呼应。整个产业要转到商业化培育,我们自主的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等也具备了转向商业化的条件。

最后,我们透过能源革命角度去看,氢是我们国家未来要真正实现“双碳”目标,保证整个国家能源安全,构建成以风光为新能源、一次能源,然后转化为电跟氢两者相结合,最后能够覆盖各个应用场景,这样的电氢体系。这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新型能源体系,也是氢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最底层的一个基础。

交通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产生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过程比较坎坷,所以整个氢应用在车上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现在判断,燃料电池汽车是生在英国,长在美国,成在日本,壮大在中国,这是国内外大家的看法。

应用方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跟重卡上都已经应用。在国外,以日本、韩国为代表,推向乘用车比较早一点,规模也比较有限。咱们国内以商用车示范应用来推动在交通的应用。这两年示范应用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是在初期,量比较有限,但也是对产业技术产品配套的标准、政策方面的完善起到很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续总体趋势判断,还是商用车、乘用车双边驱动。2025年是拉动行业的转折点,2026年、2027年是产业化、有规模放量的阶段,这中间商用车持续推广,乘用车可以介入,2028年到2030年在乘用车领域,氢能车在跟锂电车差异化的场景里面有一席之地,有一定规模化的应用。

以4.5吨冷藏车作为商业化试点突破口

我们把我们做的工作跟各位作一下介绍。国家电投是一家能源央企,最大的特点是清洁能源占比最高。我们做的主要是能源一条线,还有装备一条线。国氢科技就是国家电投集团下面专门从事氢能技术研发的专业的二级单位,现在也是独角兽企业,正在做IPO的过程当中。

我们整个技术体系还是围绕氢能产业。它是新兴技术革命的一个方向,核心是以材料为基础。我们布局以关键材料为基础,以构建、集成到系统集成这样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支撑燃料电池跟制氢的两个关键装备,最终实现自主化、高性能和低成本。

这是国内布局的几个产业基地,在大湾区,佛山,我们也有基地。具体材料产品性能我就不再细讲,燃料电池里面国家所确定的有可能被卡脖子的8个关键材料部件,我们全部实现了自主技术的突破和量产产能的建设。

主要动力方面产品,现在主要有240千瓦、120千瓦以及80千瓦氢能源电池动力系统。2024年,我们承担了国家有关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的试点项目,这是交通部给我们的任务,重点还是推进氢燃料车。

这是一些应用场景,因为在示范阶段,基本上拓展到各个方面,工程车、客车、特种车等。目前一千多辆车跑到五千多万公里,做技术跟产品的验证。现在在比较热的无人机、船舶领域,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特点也有优势体现。

我们现在也联合相关主机厂正在开发全自主乘用车的项目,预计2027年也能够完成整体开发,然后逐步去做市场的探索。

在冬奥会上,国氢科技的自主氢动力系统跟丰田应该说是同台竞技,最终我们的自主技术也很好地完成了冬奥会保障任务,运行七千多人次,得到国家的肯定。

今年对氢能产业很关键,我们全力按照市场的预演,确定了以4.5吨冷藏车作为氢能交通转向商业化试点的突破口。相关正向开发的车辆已经完成,下半年会投放市场,价格也接近于电车。

整体配合我们现有的已经有比较好基础、有氢站的区域,应该有望能够实现这个细分场景下的商业闭环,对整个氢能产业的拉动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整体来说,氢能产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它涉及的不光是交通,还涉及工业生产、建筑用能等方面。通过交通的拉动,这个产业能够得到更自主、更健全的一个发展,这对整个国家在这个新产业中在全球占领新的制高点至关重要。

这里面的核心还是产业链的健全,包括技术的支撑、上下游的技术共享、成本、产能以及品质等。希望有更多的同仁、更多的企业能参与进来,大家携手发展好中国的氢能产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