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传祺向往M8: 标配2.0T插混+鸿蒙座舱, 这才是华系MPV的实力
- 2025-07-01 16:57:30
- 313
MPV市场,这个曾经被视为“工具车”属性浓厚的细分领域,在近些年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消费升级的浪潮推动着用户需求从单一的“能装”向“会享受”、“够智能”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对于承载着家庭出行和商务接待双重使命的高端MPV而言,用户对其产品力的考量维度变得空前复杂。他们既需要宽敞舒适的物理空间,也渴望细腻周到的豪华体验,更期待前沿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与安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系品牌纷纷发力,试图打破合资品牌在这一领域的传统优势。广汽传祺作为国内MPV市场的深耕者,近期便推出了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那么这款车究竟能在真实的用车场景中展现出怎样的实力?它又能否满足那些对出行品质有着高要求的消费者们挑剔的目光?通过我一段时间的深度接触与体验,一些答案逐渐清晰起来。
动态初探:插混表现与智驾感受
拿到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车钥匙,我并没有急于去把玩它那些琳琅满目的配置,而是选择第一时间将它开上了熟悉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深踩下加速踏板,这套2.0T插电混动系统的动力响应比预想的要来得更直接一些。尤其是在起步和中低速阶段,电动机的扭矩输出非常线性,驱动着这个大块头毫不费力,甚至还有点轻快的感觉。当需要急加速或者车速提升到一定程度时,2.0T发动机的介入也比较平顺,与电机之间的动力衔接处理得不错,不容易察觉到明显的顿挫。两挡DHT变速箱在整个加速过程中表现得兢兢业业,换挡逻辑清晰,动作也足够轻柔。官方宣称的248公里CLTC纯电续航里程,对于日常城市通勤来说,如果家里有充电条件,基本可以实现纯电出行,用车成本能省下不少。我也特意体验了一下馈电状态下的动力表现,即使电池电量不高,车辆的加速能力也不会有明显的衰减,这对于长途出行时的信心还是挺重要的。
在驾乘舒适性方面,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底盘调校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试驾的车型配备了SDC电磁感应悬架,这套悬架在处理路面颠簸时表现得比较从容,无论是细碎的振动还是较大的坑洼,都能被有效过滤掉大部分,传递到车内的冲击感比较轻微。同时它也没有一味地追求“软”,在车辆快速变道或者过弯时,悬架能提供一定的支撑性,车身姿态控制得还算稳健,不会有那种忽忽悠悠“坐船”的感觉。这种兼顾了舒适与支撑的底盘调校,对于一台需要经常承载家人或贵宾的MPV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车辆的NVH表现也值得肯定。在市区行驶时,车厢内非常安静,即使在高速公路上,风噪和路噪也被抑制在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前后排乘客正常交谈完全不受影响,这种静谧的乘坐环境也能提升长途旅行的舒适度。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现在新车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作为一款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型,在这方面自然也不会缺席。我体验了它搭载的华为乾崑ADS系统,在路况相对简单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车辆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车道线并保持居中行驶,跟车距离和加减速的控制也比较柔和,不会给驾驶者带来突兀感。自动变道辅助功能在打下转向灯后,系统会在判断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比较果断地完成变道动作。一些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循迹倒车,对于MPV这种大尺寸车型来说,在进入一些狭窄的死胡同后,确实能帮上大忙。当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目前所有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还处于辅助阶段,并不能完全替代驾驶员的监控和操作,在体验这些功能时,驾驶者仍需时刻保持对路况的关注,并在必要时及时接管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静态品鉴:设计底蕴与内饰匠心
结束了动态的初步体验,我才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打量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静态表现,第一眼看到它,并没有那种“一眼炸裂”的视觉冲击,而是透着一股子沉稳与大气。那副被称为“一品麒麟”的前脸,格栅造型比较独特,层叠的镀铬饰条在阳光下泛着光泽,配合两侧造型精神的大灯组,营造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这种设计或许更符合国人对于高端MPV那种内敛而不失庄重的审美偏好。绕车一周,车身线条流畅舒展,虽然体型不小,但通过一些设计手法的运用,比如悬浮式车顶和恰到好处的腰线,视觉上并不会显得过于笨重。可选的双色车身设计,上浅下深的搭配,让整车看起来更显精致和个性。
拉开厚重的电动侧滑门,步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车内,一股豪华MPV应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体验的这台车内饰采用了深色调,搭配了北美百年原木饰板,木材天然的纹理在光线下若隐若现,为整个座舱增添了几分雅致和温度。中控台的布局比较简洁,电子怀挡的设计释放了前排中央通道的空间,让驾驶区域显得更为清爽。用手触摸车内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大部分都覆盖了皮革或软性材质,门板上还有一些带有金属光泽的手工刺绣图案,这些细节上的处理,都体现出厂家在营造氛围上的用心。
核心体验:零重力座椅与鸿蒙交互
毫不夸张地说,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第二排那两张“DeepSoft 双零重力座椅”,是近期体验过的MPV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座椅之一。坐上去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Nappa真皮那细腻亲肤的触感,以及座椅内部填充物恰到好处的支撑与包裹。我还通过扶手上的触控屏,几乎把座椅的各项功能都把玩了一遍。16向电动调节,总能让人找到一个舒服的“躺姿”,通风加热功能自然不在话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按摩系统。宣称有24个按摩点,覆盖了从颈部到腿部的多个区域,还用上了“摩天轮”机械推揉技术。实际体验下来,按摩的力度和手法确实比较到位,尤其是肩颈部位的石墨烯热疗颈枕,温热的感觉配合揉捏,对于缓解长时间伏案工作带来的颈椎不适,效果还真挺明显的。
除了座椅本身的舒适度,第二排的配套设施也相当齐全,180°折叠的小桌板,无论是放笔记本电脑临时处理工作,还是给孩子放个画板都比较实用。双50W无线快充,解决了后排乘客的手机“电量焦虑”。头顶那块17.3英寸的3K高清吸顶屏,显示效果清晰细腻,配合车内搭载的雅马哈音响系统,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听音乐,都能获得不错的沉浸体感。还有那个隐藏在中央扶手箱后方的车载冰箱,-6℃到50℃的宽温区设计,夏天放几瓶冰镇饮料,冬天给孩子温个奶,或者给老人备上需要冷藏的药品,都很方便,这些看似锦上添花的配置,在实际用车场景中,却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出行品质。
在智能座舱方面,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搭载的鸿蒙HarmonySpace系统,也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15.6英寸的中控大屏,操作流畅度表现尚可,界面设计采用了卡片式的布局,常用功能一目了然,上手难度不高,基本上和操作华为平板的感觉差不多。重点体验了它的语音交互功能。它的识别准确率和响应速度都还不错,而且支持连续对话和多指令识别,比如可以直接说“导航到XX地点,然后播放XX的歌”,它基本都能准确理解并执行。这种更接近自然交流的交互方式,确实比很多传统车机那种“一问一答”式的生硬对话要舒服得多。除此之外,像多屏联动、手机应用无缝流转(超级桌面)这些功能,也让车机和手机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便捷。虽然有些应用的适配体验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但鸿蒙座舱在智能化和生态互联方面展现出的潜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细节观察与用车心得
在为期数日的深度体验过程中,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在一些细节设计和实用性考量方面,也展现出了其作为一款成熟MPV产品的底蕴,例如车内设计了多达35处的储物空间,无论是前排驾驶员常用的手机、水杯、票据,还是后排乘客的零食、玩具、平板电脑,基本都能找到合适的安放之处。遍布三排的USB充电接口(部分还支持快充)和220V电源插座,充分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电子设备“电量自由”的需求。针对家庭用户的需求,车辆还优化了第三排座椅的翻折操作便利性,并降低了上下车踏板的高度,方便老人和儿童从容上下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能在日常用车中提升便利性和用户好感度。
在实际用车过程中,对于这款搭载了插电混动系统的MPV,驾驶者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其提供的多种能量管理模式,来进一步优化能耗表现。例如在市区拥堵路况或短途出行时,可以优先选择“纯电”或“超级增程”模式,以期降低燃油消耗,享受纯电驱动带来的静谧与平顺;而在需要长途高速行驶或对动力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下,则可以选择“智能混动”或“燃油优先”模式,以保证充沛的动力输出和较长的续航里程。对于其搭载的华为乾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建议用户在购车后,花一些时间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充分了解各项功能的适用场景、操作方法以及局限性,并在实际使用中循序渐进地熟悉和适应,切不可将其视为“自动驾驶”而放松警惕。同样鸿蒙智能座舱的许多个性化设置和生态应用,也需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发掘,才能真正让科技为自己的出行生活增添便利和乐趣。
总结:均衡实力与价值思考
总的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度接触和细致体验,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积极且正面的,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只注重空间和实用性的MPV,而是在豪华感、舒适性、智能化以及驾乘品质等多个维度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对于那些预算在35万元至40万元区间,希望购买一款既能彰显品位、满足商务接待需求,又能为家人提供舒适与安全的出行体验,同时对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科技配置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而言,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可以说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新选择,它或许没有某些新势力品牌那样天马行空的颠覆性设计,但它在传统MPV所擅长的舒适豪华与现代前沿的智能科技之间,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
- 上一篇:中韩应坚定睦邻友好方向
- 下一篇:面瘫哥被捕